1、對原料(liao)的要(yao)(yao)求:無(wu)論茭(jiao)白深加工(gong)的終端產品(pin)為(wei)(wei)何物,原料(liao)均要(yao)(yao)求為(wei)(wei)以色白、無(wu)蟲蛀、無(wu)黑心以及(ji)老嫩適度(約七八成(cheng)熟),凡(fan)不(bu)符合前述(shu)條件者(zhe)均不(bu)適合用(yong)半成(cheng)品(pin)的加工(gong)原料(liao)。
2、工(gong)藝流程:去殼—剔除不合格(ge)品—一(yi)道鹽漬(zi)—棄液—二道鹽漬(zi)—半(ban)成品原料—包裝出售(shou)。
3、操作方法:
(1)一道腌制:將鮮茭(jiao)白去殼(ke)、洗(xi)凈(jing)、分切或整(zheng)支(zhi),每100公(gong)斤(jin)用鹽10公(gong)斤(jin),另(ling)加入(ru)含鹽10%的鹽水50公(gong)斤(jin),面(mian)上家以(yi)一定重壓。約(yue)過3—7天(因濕度而異,中間適當倒池),等茭(jiao)白軟化且食鹽已基本(ben)滲入(ru)茭(jiao)白內(nei)部即可(ke)進入(ru)二道鹽漬。
(2)二道鹽漬:將一道鹽漬后的茭白(bai)棄液瀝干,每100公斤(jin)用鹽15公斤(jin)后密(mi)封加壓,約(yue)經15—30天半成(cheng)品茭白(bai)即成(cheng)。
(3)包裝出售:將(jiang)鹽漬半(ban)成(cheng)品茭(jiao)白稱量(liang)包裝真空封口后(hou)即可(ke)出售。消費(fei)者在購買(mai)了(le)半(ban)成(cheng)品鹽漬茭(jiao)白后(hou),只(zhi)需進行開(kai)袋(dai)脫鹽即可(ke)用作菜(cai)肴的主(zhu)料(liao)或配料(liao)。
1、工藝流程:鮮茭白(bai)—整理分切(qie)—熱燙—冷卻脫水—烘制—回軟包裝—成品。
2、操作方法:
(1)整(zheng)理分切:選擇老嫩適度(du)的茭(jiao)白去殼(ke)清洗,根(gen)據需要分切成絲、片或自(zi)定形狀(zhuang)。
(2)熱(re)(re)燙(tang):將整理分切好的茭白投入(ru)沸水中,依形狀(zhuang)大小熱(re)(re)燙(tang)2—5分不(bu)等,熱(re)(re)燙(tang)完畢后(hou)速(su)入(ru)冷水中冷卻(que)。
(3)脫水:將(jiang)冷(leng)卻后(hou)的茭(jiao)白入(ru)尼龍絲袋于離心機中(zhong)(zhong)離心脫水,脫水完(wan)畢后(hou)分攤于烘盤中(zhong)(zhong)干燥。
(4)烘制:烘房(fang)溫度(du)先控制在75攝氏度(du)左(zuo)右(you)維持數小時,而后逐漸降至55—60攝氏度(du),直至烘干為止。干燥期間需注意通風排濕,并(bing)且(qie)需倒盤數次,以利均勻干燥。
(5)回軟包裝:將(jiang)干燥后(hou)的脫(tuo)水(shui)茭白(bai)適當回軟后(hou)即可進行包裝出售(shou)。
1、工藝流程:鹽(yan)漬半(ban)成品茭白—分切(qie)脫(tuo)鹽(yan)—脫(tuo)水(shui)—調味—包(bao)裝封口—殺菌—冷卻—成品。
2、操作方法:
(1)脫(tuo)(tuo)鹽(yan):鹽(yan)漬茭白可根(gen)據需要(yao)(yao)切成不同(tong)的形狀進行脫(tuo)(tuo)鹽(yan),脫(tuo)(tuo)鹽(yan)量可根(gen)據需要(yao)(yao)靈活(huo)掌握(wo),但對于(yu)初(chu)學者來說以脫(tuo)(tuo)盡為(wei)宜。
(2)脫(tuo)水:脫(tuo)去(qu)鹽(yan)分后的茭白需要脫(tuo)去(qu)一(yi)定的水量才有利于(yu)調味,一(yi)般(ban)情況(kuang)下,脫(tuo)水量應(ying)掌握在30%左右為宜,過(guo)(guo)多或過(guo)(guo)少均會對調味效果及口感(gan)產生不良影響。
(3)調味(wei)(wei):根據需要,可(ke)(ke)采用固態或液態方(fang)式調味(wei)(wei),味(wei)(wei)型(xing)可(ke)(ke)選擇鮮辣(la)、甜酸、咖(ka)喱等味(wei)(wei)型(xing)以及適合不(bu)同(tong)地區消(xiao)費的特定味(wei)(wei)型(xing)。
(4)包(bao)裝封口(kou):即(ji)食(shi)茭(jiao)白的包(bao)裝可選(xuan)用透明(ming)或(huo)不(bu)透明(ming)材料(liao),但(dan)應以(yi)質感良(liang)好、封口(kou)性佳以(yi)及阻(zu)隔性好為標準。物料(liao)充填后采(cai)用真(zhen)空封口(kou)。需要(yao)協調(diao)真(zhen)空度(du)(du)、熱封溫度(du)(du)及熱封時間的關系,其原(yuan)則是必須保證有良(liang)好的真(zhen)空度(du)(du)及封口(kou)牢度(du)(du)。
(5)殺菌:可(ke)采用高(gao)壓或常壓、蒸汽或水浴方式殺菌。
(6)冷卻(que):殺菌完成后的包(bao)裝(zhuang)產品(pin)應盡(jin)快冷卻(que),待干燥,檢驗后即成為產品(pin)可(ke)隨時(shi)出售。
1、工藝流(liu)程:咸(xian)坯—整條或分切—脫鹽(yan)—脫水—浸(jin)料—干燥—包裝—產品。
2、操作方法:
(1)脫(tuo)鹽(yan):漂(piao)去鹽(yan)分和雜質(zhi),以基本脫(tuo)盡為目(mu)標。
(2)采用離心或壓榨(zha)方法脫去大部分(fen)水分(fen)。一般應(ying)脫去60%左右的水分(fen)。
(3)浸料:可(ke)根據所設(she)定的口味(wei)采用糖(tang)漬、料液漬、醬料漬等方式(shi)制(zhi)成不(bu)同(tong)形狀和(he)不(bu)同(tong)口味(wei)的產品。
(4)干(gan)(gan)燥(zao)(zao):可采(cai)用自然(ran)干(gan)(gan)燥(zao)(zao)或烘(hong)房干(gan)(gan)燥(zao)(zao)方式進(jin)行干(gan)(gan)燥(zao)(zao)。一(yi)般(ban)在60—70攝氏(shi)度條件下(xia)烘(hong)至含水量為18—20%時即可。應注(zhu)意烘(hong)烤(kao)過程(cheng)中隔一(yi)定時間(jian)要進(jin)行通風排濕(shi),并(bing)適當(dang)進(jin)行倒盤,以使干(gan)(gan)燥(zao)(zao)均勻(yun)。
(5)回(hui)(hui)軟包裝(zhuang)(zhuang):干燥后的(de)產(chan)品(pin)一般應(ying)經過一定時間的(de)回(hui)(hui)軟才能進行包裝(zhuang)(zhuang)并成(cheng)為產(chan)品(pin),回(hui)(hui)軟期通常(chang)需24小時左(zuo)右。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