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村(cun)(cun)地處漁洋鎮(zhen)大小(xiao)蘇(su)湖之間,包括4個村(cun)(cun)民(min)小(xiao)組、187戶、1120人,由于地勢低(di)洼,過(guo)去這里是典型的(de)“水(shui)袋子、蟲窩子”,農作物(wu)種(zhong)植(zhi)以傳統(tong)作物(wu)為主,農業基本“望天收”。說(shuo)起(qi)該村(cun)(cun)的(de)轉(zhuan)型之路,村(cun)(cun)黨支部書記(ji)張永梅感(gan)慨良多。
張永梅告訴記者,排灣(wan)村(cun)因受自然條件(jian)的(de)限制,基礎(chu)條件(jian)差,集體經濟薄弱,村(cun)弱民貧一直是困擾該村(cun)發展的(de)一大問題(ti)。
村(cun)(cun)民(min)要致(zhi)富(fu),集體經濟要壯大,村(cun)(cun)里要發展,怎么辦(ban)?種高效稻、發展養殖業……為了盡快擺(bai)脫貧困的帽子,村(cun)(cun)民(min)們嘗(chang)試了各種方法(fa),卻均以(yi)失(shi)敗告終。無(wu)情的現實將(jiang)村(cun)(cun)民(min)們一(yi)個(ge)個(ge)致(zhi)富(fu)的夢想擊碎,也讓村(cun)(cun)“兩委”一(yi)班人(ren)倍感壓力。
“我們這(zhe)里(li)地勢太低了(le),下(xia)雨(yu)就淹(yan),雨(yu)停就旱,大部(bu)分(fen)農(nong)田屬(shu)于(yu)低產田,穩產豐(feng)收難以保(bao)障。”該村分(fen)管農(nong)業的(de)副主任張孝云介紹說。
轉機(ji)出現(xian)在(zai)2013年(nian)。“在(zai)村‘兩委(wei)’的支持下,當時作為致(zhi)富帶(dai)頭人的我和幾(ji)個村民外出考(kao)察新型(xing)種植(zhi)養殖(zhi)(zhi)經(jing)濟(ji)作物,在(zai)浙江(jiang)發(fa)現(xian)了(le)低產田茭白種植(zhi)經(jing)濟(ji)效益非(fei)常可觀(guan)。回(hui)來(lai)后我們(men)就成立(li)了(le)合作社,正式開始(shi)了(le)茭白種植(zhi)之路。”如(ru)今(jin)已是市湖美人家生(sheng)態養殖(zhi)(zhi)專業合作社理(li)事長的張鳳嬌介(jie)紹說。
“去(qu)年(nian)還只是(shi)第一年(nian)嘗試,30畝(mu)田就收(shou)(shou)獲了十(shi)萬多(duo)斤茭白,純收(shou)(shou)入將近(jin)12萬元。”張鳳嬌笑著說。
為(wei)了進一步提升合(he)作社(she)名氣,壯大基地規模(mo),2014年6月(yue),合(he)作社(she)正式(shi)(shi)注(zhu)(zhu)冊“湖美佳農業(ye)”商標。同年8月(yue),注(zhu)(zhu)冊成(cheng)(cheng)立上(shang)排灣家庭農場(chang),采(cai)用標準(zhun)種(zhong)植(zhi)、統一銷(xiao)售方式(shi)(shi),逐步走上(shang)了規模(mo)化、產業(ye)化的(de)(de)發(fa)(fa)展道路。結合(he)本地自然條件,充分借鑒(jian)我(wo)市“蝦稻共(gong)作”、“蝦藕連作”的(de)(de)成(cheng)(cheng)功模(mo)式(shi)(shi),大膽發(fa)(fa)展“茭(jiao)白+小(xiao)龍蝦”的(de)(de)高(gao)(gao)效模(mo)式(shi)(shi),不斷拓寬銷(xiao)售渠道,將(jiang)往年穩產都難以保障(zhang)的(de)(de)低產田瞬(shun)間變成(cheng)(cheng)了畝(mu)(mu)均產值(zhi)近萬元的(de)(de)高(gao)(gao)產田,畝(mu)(mu)平(ping)收益(yi)是單純種(zhong)植(zhi)水稻的(de)(de)4倍(bei)以上(shang)。目前上(shang)排灣家庭農場(chang)有(you)員工70余(yu)人,生產基地400余(yu)畝(mu)(mu),注(zhu)(zhu)冊資金近千萬元。
依托上排(pai)灣(wan)家庭(ting)農(nong)場(chang),發展“茭白+小龍蝦(xia)”高效(xiao)模(mo)式,排(pai)灣(wan)村(cun)(cun)特色(se)農(nong)業基(ji)地規模(mo)不(bu)(bu)斷擴(kuo)大(da),讓排(pai)灣(wan)村(cun)(cun)民嘗盡了甜頭(tou)。“種植茭白可以賣到合(he)作社(she),農(nong)閑時到家庭(ting)農(nong)場(chang)打工,也能(neng)增加不(bu)(bu)少收入(ru)呢。”排(pai)灣(wan)村(cun)(cun)二(er)組71歲村(cun)(cun)民聶貽榮說。
如今,種植茭白(bai)、到(dao)家庭農(nong)場打工已(yi)經成(cheng)為村民(min)們脫貧增收的(de)重(zhong)要渠道(dao)。“我們將在(zai)全村推廣‘茭白(bai)+小龍蝦’高效模式,加(jia)強(qiang)本村產品(pin)與(yu)市場的(de)對接,加(jia)大農(nong)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同時抓好村容(rong)村貌整治,讓排灣村群眾的(de)生活更加(jia)幸福。”張(zhang)永梅說(shuo)。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