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農村,養雞養鴨、養蝦養蟹已再尋常不過,但說到養水蛭,恐怕很多人都會搖頭。提起水蛭(俗稱螞蝗),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吸血蟲”。就是這種讓人望而生畏的軟體動物,竟被周山鎮龍勝村村民郭才祥當成寵物一樣,精心飼養、細心照顧起來。“它是地地道道的‘軟黃金’,一畝水面養殖的水蛭純利潤在萬元以上。”日前,在郭才祥位于江蘇揚州高郵周山鎮龍華村的水蛭養殖場,他向記者這樣介紹道。
在郭才祥水蛭養殖場,記者看見,一大片田地被一條條水溝分隔開來,水溝內的水接近干枯,溝內的荷花也已經枯黃。與其它水溝不同,靠近路口最外端的一條水溝上方加了頂,溝內也堆滿了泥土,泥土上方鋪著一層稻草。“平時水蛭就養在這些水溝內。”郭才祥告訴記者,現在天冷了,水蛭都停止進食鉆進泥土里冬眠了,要想見到活水蛭,必須挖開水池內的泥土才行。但是如果現在扒開泥土的話,會很容易凍死正在冬眠的水蛭。
郭才祥走進養殖場一旁的工棚,拿出一個大布袋打開,只見里面放滿了干水蛭。記者隨意拿出一條干水蛭,足有10公分長,黑乎乎的,咋一看像枯掉的豆殼。“你別看這東西不起眼,可值錢了。今年每公斤水蛭賣到了160元,加工后的干水蛭則更貴,每公斤能賣到五六百元。”郭才祥笑呵呵地說,在他的眼里,這些黑乎乎的小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的“軟黃金”。
郭才祥告訴記者,今年是他第一次飼養水蛭,所以規模不大,面積僅有3畝地。由于是第一年飼養,水蛭成活率并不高,僅有20%左右,但畝產量達到了300公斤。“第一年能有這樣的產量已經很不錯了。”郭才祥說,經過一年多的摸索,他已基本掌握了水蛭養殖的規律,并采取自己孵化、繁殖和養殖的方法,降低養殖成本,相信明年的產量會更高、效益會更好。
大凡進過水田插過秧的人提起水蛭都心有余悸,因為這個小東西長期蟄伏于秧田,伺機爬到人腿上吸血。從小生長在農村的郭才祥對它再熟悉不過了,但要說起他與水蛭的緣分,還要從去年開始。
郭才祥長期在周山鎮區做些小生意,去年,聽說鄉鎮要合并,他便考慮起自己的“后路”來。自主創業是郭才祥第一選擇,辦企業,投資大、風險高;搞養殖,養魚、養蝦、養蟹的農戶非常多,沒有優勢……思前想后,他也沒有考慮好創業項目。一次偶然的機會,郭才祥通過網絡了解到,受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近年來野生水蛭數量日益減少,而水蛭又是一種緊俏的動物中藥材原料,應用范圍廣,市場需求量大,價格逐年上升。最關鍵的是,水蛭的生長周期只有3至4個月,相比植物中藥材短許多。
“人工飼養水蛭。”一個想法從郭才祥腦海里飛快地冒出來。說干就干,郭才祥不僅買來書籍自己學習,還花費上萬元3次到浙江“取經”,而且還多次到興化一大學生村官水蛭養殖廠參觀學習。掌握水蛭飼養基礎知識后,今年初,郭才祥購買了2萬條水蛭苗,放入水塘內,開始摸索水蛭的人工養殖方法。
郭才祥告訴記者,水蛭飼養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環境越好,成活率越高。水蛭幼苗要經過靜養、分養、再轉入成品養殖,根據成長所需自配飼料。水蛭喜歡吃螺螄,他便買來敲碎喂養;水蛭喜陰怕光,他便在水里種植蓮藕,荷葉既可以為水蛭遮光,又可以凈化水質;水蛭四、五月育苗,九、十月成熟,每到關鍵時期,他便吃住在塘口,關注水溫的變化,清除水里的雜質,人為地為水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水蛭養殖成就了我的創業夢,既然干,再苦再累都要做好。”談起養殖過程中的辛苦,郭才祥笑著說道。
“因為有人害怕,所以養殖水蛭的人少。我覺得水蛭飼養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錯,市場需求量又大。明年我可以收回80%的成本,后年肯定會盈利。”郭才祥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水蛭有上百個品種,他養殖的是寬體金錢蛭,不吸血,也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市場上供不應求。
郭才祥成為周山鎮飼養水蛭第一人,目前他又租用了30畝土地,擴大了水蛭養殖面積。看見郭才祥這一舉動后,周邊的村民們也動起心來,紛紛前來打聽,了解水蛭飼養的前景,他都一一告知。雖然才飼養一年,但郭才祥對水蛭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溫度低于10℃停止進食,低于5℃進入冬眠。開春后,氣溫穩定在10℃以上,它會出來活動,交配溫度為15℃左右,卵繭孵化溫度在20℃左右。”郭才祥告訴記者,條條水蛭,個個是寶。水蛭的養殖,不僅可以為自己帶來豐厚的收入,同時可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到水蛭養殖中來,逐步擴大水蛭養殖面積,也可以帶動周邊農民就業致富。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