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鄖陽區種(zhong)(zhong)(zhong)植木瓜(gua)(gua)歷史悠久(jiu),多數村民都零(ling)散種(zhong)(zhong)(zhong)植過(guo)木瓜(gua)(gua)。在二十世(shi)紀七(qi)十年代,五峰鄉就種(zhong)(zhong)(zhong)植木瓜(gua)(gua)樹2500余畝,形成了一定(ding)的產業基礎。同(tong)時(shi),鄖陽木瓜(gua)(gua)含有十七(qi)種(zhong)(zhong)(zhong)氨基酸和(he)多種(zhong)(zhong)(zhong)微量元(yuan)素,是中國特有的野生藥(yao)、食兩用果之一。
如何(he)將豐富的木(mu)瓜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近年來,鄖陽(yang)區科學(xue)規(gui)劃,合理布局,按照“全(quan)產業鏈(lian)、全(quan)價值鏈(lian)、全(quan)循(xun)環鏈(lian)”的現代產業發(fa)展(zhan)標準,因地制宜,大力發(fa)展(zhan)木(mu)瓜產業,打造脫貧產業新引(yin)擎,促進農(nong)民在(zai)特(te)色農(nong)業產業鏈(lian)上增收致(zhi)富。
該(gai)區把發(fa)展(zhan)木瓜(gua)產(chan)(chan)業作為(wei)改善生(sheng)態環境、加快(kuai)經濟發(fa)展(zhan)的雙贏之舉,積極調整產(chan)(chan)業結構,實(shi)施標準化(hua)、規模化(hua)種(zhong)植(zhi),先后建成木瓜(gua)優(you)良單株母本(ben)園(yuan)、新品(pin)種(zhong)試驗(yan)園(yuan)、優(you)質高(gao)產(chan)(chan)示范園(yuan)、木瓜(gua)高(gao)位嫁接園(yuan)20余(yu)個,以木瓜(gua)產(chan)(chan)業帶動相關(guan)產(chan)(chan)業發(fa)展(zhan)的格(ge)局正在(zai)形成。目前,該(gai)區已建成木瓜(gua)基(ji)地(di)(di)23萬(wan)畝,掛果面積8萬(wan)余(yu)畝,6萬(wan)畝已進入盛果期,是全(quan)國最大(da)的木瓜(gua)生(sheng)產(chan)(chan)基(ji)地(di)(di)。2010年7月,鄖(yun)陽木瓜(gua)被認定為(wei)國家地(di)(di)理標志(zhi)產(chan)(chan)品(pin)。
政策引導、示(shi)范帶(dai)動,是(shi)推動該(gai)(gai)區木瓜(gua)產業良性發展的原(yuan)動力。該(gai)(gai)區整合資(zi)金1.2億元,集(ji)中用于(yu)木瓜(gua)產業基地建設、示(shi)范園建設、技(ji)術服(fu)務(wu)(wu)、新(xin)產品開發和(he)龍頭(tou)企業扶持等(deng);改(gai)變以往生產經(jing)營模(mo)式單一、資(zi)源分散等(deng)現狀,使木瓜(gua)種植(zhi)從零(ling)星種植(zhi)向規模(mo)化種植(zhi)發展。同時,為廣(guang)大木瓜(gua)種植(zhi)戶提供(gong)管理、銷(xiao)售和(he)運輸等(deng)有關技(ji)術和(he)信(xin)息服(fu)務(wu)(wu)。
在示范帶動和政策、資金、技術(shu)支持下,該(gai)區已培(pei)育木(mu)瓜專業(ye)村10個、產業(ye)大(da)戶(hu)(hu)222戶(hu)(hu)、木(mu)瓜協會(hui)及專業(ye)合作(zuo)社12家,入會(hui)社員達13000余人,輻射帶動農戶(hu)(hu)6.5萬戶(hu)(hu),其中貧困戶(hu)(hu)2.5萬戶(hu)(hu)。
怎樣拉長木瓜產業(ye)鏈條、搞好產品深加(jia)工(gong)、提高(gao)產品附(fu)加(jia)值,進(jin)而促進(jin)農(nong)(nong)民增收(shou)、農(nong)(nong)業(ye)增效?該區(qu)不斷探索,“龍頭企業(ye)+基地(di)+合作社+農(nong)(nong)戶”的運(yun)營模式日漸(jian)成熟。
湖北耀榮(rong)木(mu)(mu)瓜(gua)生物科技(ji)(ji)發(fa)(fa)展有限(xian)公司依托鄖陽區(qu)木(mu)(mu)瓜(gua)產(chan)業(ye)基(ji)(ji)礎,采取 “企業(ye)+基(ji)(ji)地+農戶(hu)(hu)”的(de)產(chan)業(ye)發(fa)(fa)展模式,充分(fen)利用企業(ye)資(zi)金、技(ji)(ji)術(shu)、人才、市場(chang)等資(zi)源優勢(shi),將農戶(hu)(hu)閑置荒地、坡(po)地建(jian)成(cheng)規模化(hua)的(de)木(mu)(mu)瓜(gua)種(zhong)植(zhi)基(ji)(ji)地,在南化(hua)塘鎮黃柿坪(ping)、譚家灣鎮龍泉、劉洞(dong)鎮程營、譚山鎮唐城等村建(jian)成(cheng)木(mu)(mu)瓜(gua)種(zhong)植(zhi)基(ji)(ji)地1.5萬(wan)畝(mu)。成(cheng)立耀榮(rong)農產(chan)品專業(ye)合作社(she),發(fa)(fa)展社(she)員957戶(hu)(hu)。結對幫(bang)扶625戶(hu)(hu)貧(pin)困戶(hu)(hu),無償為其提供(gong)木(mu)(mu)瓜(gua)苗木(mu)(mu)、化(hua)肥、農藥,不(bu)定期(qi)進(jin)行技(ji)(ji)術(shu)指導,并簽訂(ding)木(mu)(mu)瓜(gua)收(shou)購合同(tong)。3年(nian)來,該公司共收(shou)購木(mu)(mu)瓜(gua)2萬(wan)余(yu)噸,幫(bang)助種(zhong)植(zhi)戶(hu)(hu)增收(shou)2400余(yu)萬(wan)元。
目前(qian),該(gai)區(qu)有耀榮(rong)、渝川(chuan)、葆(bao)春3家木瓜深加(jia)工龍(long)頭企業,為(wei)農民提供就業崗位800多(duo)個,年加(jia)工木瓜2萬余(yu)噸,年產(chan)值達2.6億元。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木瓜產業,該區計劃到2020年建成木瓜基地25萬畝,年產鮮木瓜50萬噸,力爭培植十家木瓜龍頭企業、帶動百余個貧困村大力發展木瓜產業、吸納3000貧困人口在木瓜加工企業就業、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木瓜產業年產值達到50億元,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雙贏,著力把鄖陽木瓜打造成為國家知名品牌,躋身全省農業產業化集群。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