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苦瓜一畝多(duo)收6000元
自2008年(nian)(nian)創辦(ban)以來,圣禾已經不(bu)是第一次種苦(ku)瓜了。不(bu)過(guo)真正品嘗(chang)到成功的(de)(de)喜(xi)悅(yue),卻還是近兩(liang)年(nian)(nian)的(de)(de)事情。
“我(wo)們第一次種苦瓜(gua)是在2008年。種子從(cong)山(shan)(shan)東(dong)(dong)運(yun)來。不過失(shi)敗了。”陳鋒(feng)說,山(shan)(shan)東(dong)(dong)是蔬菜(cai)生產(chan)大省,福清不少農業公(gong)司(si)都(dou)從(cong)山(shan)(shan)東(dong)(dong)雇(gu)傭(yong)技術人(ren)員。圣(sheng)禾也如此。最初(chu),圣(sheng)禾在照搬(ban)山(shan)(shan)東(dong)(dong)種植模式,種山(shan)(shan)東(dong)(dong)的苦瓜(gua)種子,但虧得一塌糊(hu)涂。
“兩地(di)氣候不(bu)一樣,苦瓜(gua)開花后,雄花占大部分。”陳鋒說,產量低,整個(ge)基(ji)地(di)6個(ge)月時間內,只收到了1噸(dun)左右的(de)苦瓜(gua),還(huan)多是(shi)畸形果。
公司又先后(hou)換了其他(ta)幾(ji)個(ge)苦瓜(gua)品種(zhong),但都(dou)出現水土不服的(de)情況。
“去(qu)年,我(wo)們將困擾告訴了省(sheng)農科院的專(zhuan)家,專(zhuan)家建議我(wo)們改種(zhong)(zhong)本(ben)土品種(zhong)(zhong)。我(wo)們試種(zhong)(zhong)了一些,一畝能收(shou)2噸(dun)左右。今年我(wo)們大規模種(zhong)(zhong)植,僅苦瓜就增收(shou)了120萬(wan)元(yuan)。”陳鋒說。
省農科院作物研(yan)究所研(yan)究員(yuan)薛珠正說:“圣禾(he)公司目(mu)前(qian)種(zhong)的(de)苦瓜是農科院培育的(de)‘閩研(yan)二號’,與外地品種(zhong)相比,它完全適合(he)福建(jian)本土氣候和地理(li)環境。”
圣(sheng)禾(he)以前(qian)種植的苦瓜品種是(shi)8月(yue)(yue)育苗,而(er)本土苦瓜改為2月(yue)(yue)育苗,3月(yue)(yue)定植,5月(yue)(yue)至7月(yue)(yue)采摘,產量(liang)高、外(wai)形漂(piao)亮。因(yin)此(ci),本土苦瓜更受蔬菜種植戶的歡迎。
汗水澆灌出本土品牌
在種(zhong)(zhong)業行(xing)業,有一(yi)句(ju)行(xing)話:十年(nian)育種(zhong)(zhong)。因為,農業育種(zhong)(zhong)周期長。
“育(yu)(yu)種(zhong)(zhong)(zhong)不僅辛(xin)苦,還(huan)需要一(yi)定的運氣,十年能育(yu)(yu)出一(yi)個良(liang)種(zhong)(zhong)(zhong),已是(shi)非常幸運的事。”省(sheng)農科院作物(wu)研究所(suo)副所(suo)長溫慶放(fang)說,福建(jian)苦瓜(gua)(gua)種(zhong)(zhong)(zhong)業工程起始于1991年,1997年就培育(yu)(yu)出了本土品(pin)牌,2005年在全(quan)省(sheng)全(quan)面推廣種(zhong)(zhong)(zhong)植,目前本土品(pin)種(zhong)(zhong)(zhong)苦瓜(gua)(gua)產(chan)量在全(quan)省(sheng)苦瓜(gua)(gua)總產(chan)量中(zhong)超(chao)過60%。
“育(yu)種(zhong)成功的秘訣在于日積月(yue)累的田(tian)間試驗和記載,在于以(yi)專業眼光分析解(jie)決生產(chan)難題(ti)。”省農業科學(xue)院農業生物(wu)資源(yuan)研究所(suo)研究員張(zhang)玉燦說。頂烈日、戴草帽、挽褲腳,干(gan)農活這是育(yu)種(zhong)工作人員的基本(ben)功。
“一個優秀品種(zhong)的出現(xian),要經過千百次雜交實驗。”溫慶放說,從這個意義上說,育種(zhong)要運氣。為了早日(ri)碰(peng)到這種(zhong)運氣,得日(ri)復(fu)一日(ri)地工作。
專家(jia)們從(cong)全國各地收集了目前(qian)國內現有的苦(ku)瓜(gua)種及部(bu)分國外苦(ku)瓜(gua)親本(ben),進行嫁接雜交,“就像是大海撈針”。
這(zhe)只是最基本的(de)第一(yi)步。“在確定(ding)了一(yi)些優秀(xiu)品種(zhong)之后(hou),我們(men)還必須連續(xu)數(shu)年堅(jian)持對(dui)品種(zhong)進行跟(gen)蹤考察(cha),確定(ding)品種(zhong)的(de)穩定(ding)性(xing)。”溫(wen)慶放說。
苦瓜(gua)開花的時間(jian)是上午9點,為了不錯過(guo)最佳觀察期,科研(yan)團隊都
是頂著酷暑一直(zhi)工作到午后,常常顧不上(shang)吃午餐。中(zhong)暑、胃病……這些在科研人(ren)員中(zhong)并不少(shao)見。
為了保證種子(zi)(zi)的純度,避免授(shou)粉過(guo)程中有其他(ta)花粉進(jin)入,科研人員還要(yao)將雜交的種子(zi)(zi)先套上(shang)信封,并貼上(shang)標簽(qian)注明相關(guan)信息。工作量(liang)大不必多說,其細致程度也(ye)堪(kan)比繡(xiu)花活。
近7年的(de)(de)努力,專家們終于成功研(yan)(yan)制出(chu)新翠、閩(min)(min)研(yan)(yan)一號、閩(min)(min)研(yan)(yan)二(er)號等十幾個本土品種。“現在(zai)(zai)本土品種不僅有(you)適合(he)在(zai)(zai)高山苦(ku)寒環境(jing)種植(zhi)的(de)(de),也(ye)有(you)適合(he)在(zai)(zai)沿(yan)河濕熱(re)環境(jing)下生長的(de)(de)。農民朋友想種什么苦(ku)瓜,我們這邊(bian)都能解決。”溫慶放(fang)說。
功夫更在育種外
在一般人看(kan)來,經(jing)過了數年(nian)的育(yu)種、定種之后,育(yu)種專家的任務就應該徹底完成了。然而(er)事實遠非如此。
“育出良(liang)種(zhong),只成(cheng)功(gong)了一半(ban)。育種(zhong)最終目的(de)是要(yao)能夠推(tui)廣種(zhong)植。否(fou)則,再好的(de)種(zhong)子(zi)也(ye)是白費。”溫慶放(fang)說,過去(qu)福建苦瓜市(shi)場基本被臺灣和(he)泰(tai)國品(pin)種(zhong)霸占(zhan)。如何讓良(liang)種(zhong)受到(dao)市(shi)場歡(huan)迎,關(guan)系到(dao)配套(tao)技術的(de)開(kai)發(fa)和(he)推(tui)廣,這些都(dou)是育種(zhong)專(zhuan)家需要(yao)考(kao)慮的(de)問(wen)題。
圣禾總經理助理陳鋒介紹,公司目(mu)前的苦瓜(gua)全部都(dou)是采用(yong)苦瓜(gua)套(tao)種青椒的模式,“效(xiao)果(guo)特別好”。
“苦瓜4月中旬(xun)上架(jia),而(er)青椒這個時候長得差不多高了,正(zheng)是怕熱的時候。苦瓜套種青椒,一(yi)畝可多收6000至1萬元(yuan)。”陳(chen)鋒(feng)說,如果是外地的苦瓜,生長期(qi)不一(yi)樣,就不能達(da)到這個效果。
陳鋒所推(tui)崇(chong)的苦瓜套種(zhong)青椒模式(shi),正是(shi)省農科院專家(jia)摸索出來的。在今年7月(yue),福州市200多位蔬菜(cai)種(zhong)
植大戶和(he)公司的負責人來(lai)到(dao)圣禾生產(chan)基(ji)地(di)參觀學習,對這種套(tao)種模式都贊不(bu)絕口。
套種(zhong)模式的(de)創(chuang)新只是(shi)育種(zhong)專家們一個(ge)小小的(de)靈(ling)感火(huo)花。“為(wei)(wei)了(le)能讓良種(zhong)早日為(wei)(wei)農戶所接(jie)受,我們要(yao)盡量(liang)摸索出適(shi)合新品種(zhong)種(zhong)植(zhi)的(de)新方法。”溫(wen)慶放說(shuo),目(mu)前在全省廣泛推廣的(de)平棚(peng)架(jia)種(zhong)苦瓜技術就(jiu)是(shi)其(qi)中的(de)一個(ge)亮(liang)點(dian)。
據介紹,早前農民(min)(min)種植苦瓜(gua)(gua)普遍采用的是人(ren)字架。苦瓜(gua)(gua)在人(ren)字架上張不開,產(chan)量也(ye)有限。此外,一(yi)(yi)畝地(di)需要(yao)苦瓜(gua)(gua)苗(miao)800至1000棵(ke)。“后來,我們研(yan)發(fa)出新品種后,推薦農民(min)(min)使用平棚(peng)架,讓苦瓜(gua)(gua)像葡萄一(yi)(yi)樣在架子上生長,一(yi)(yi)畝只(zhi)要(yao)苦瓜(gua)(gua)苗(miao)150株左右,僅瓜(gua)(gua)苗(miao)就節約成本近(jin)2000元,苦瓜(gua)(gua)還不容易得(de)病,產(chan)量也(ye)高了(le)不少(shao)。”溫慶(qing)放說。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