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內,一棟棟小洋樓十分氣派,超市、學校、休閑廣場、路燈等設施一應俱全;村莊周圍,綠色的大蔥苗綿延到視線盡頭……這是記者日前在臨泉縣白廟鎮魯閣村看到的一幕。近年來,魯閣村黨總支在帶領村民建設美好鄉村的同時,依托當地優勢,致力于做大做強大蔥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強農富民的特色發展之路。
“我們村種植大蔥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參與過大蔥種植。與傳統作物相比,種植大蔥的經濟效益更為可觀。”魯閣村黨總支書記魯海軍介紹說,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村民種植的品種俗稱“大白皮”,又名經霜蔥,葉青肉厚、莖長白嫩、味香甜辣,耐嚴寒、抗霜凍,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爛,深受蔥農和消費者喜愛,市場供不應求。然而,到了90年代末,由于大蔥品種退化,產量逐漸降低,再加上經歷幾次價格低谷,種植大蔥的效益逐年下降,種植面積也逐漸萎縮。
面對困境,魯閣村黨總支積極采取對策,一方面在服務種植戶上下功夫,在土地、資金、修路、打井等方面做好協調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提供技術培訓和銷售信息,培養大蔥經紀人、販運大戶,引導成立大蔥專業合作社、大蔥種植協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促進了魯閣大蔥在生產上上規模,在品質上上檔次,在銷售上見效益。
多措并舉之下,魯閣村大蔥產業煥發勃勃生機。“經過種植試驗,我們找到了一些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品種。”魯海軍介紹說,日本的“鋼蔥”、“冬悅”、“天光一本”等品種在魯閣村都有種植。這些品種上市周期不一,且營養豐富、口感好,倍受市場青睞。近幾年,重慶市楊家坪、四川省綿陽的大蔥批發商紛紛被吸引過來,上門收購鮮蔥。“目前,全村大蔥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正常年景畝均單產5000公斤,可獲利3000-5000元。僅此一項,全村每年可增加收入800萬元左右。”
“俺在家種了六七畝大蔥,一年幾茬下來,收入十幾萬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說起種植大蔥帶來的收入,53歲的村民王洪周自豪地說,現在,家里蓋起了樓房,住得舒適了;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出行方便了;村里還修建了休閑廣場、河濱公園,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日子越過越好。
“生活條件好了,村民們種蔥的熱情也更高了,這說明嘗到了甜頭兒。”魯海軍表示,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為提高魯閣村大蔥產業的抗風險能力,下一步,村黨總支準備通過招商引資、多方籌資等途徑,在村里建設蔬菜儲藏室、脫水蔬菜基地,發展蔬菜深加工,努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