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紅色旅游可以實現從扶貧到扶智的轉變。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開展紅色旅游是實現老區鄉村脫貧攻堅目標的一個重要舉措。實踐證明,修復和完善紅色歷史遺跡,整理與挖掘紅色歷史精神,開展有聲有色的紅色旅游活動,已經引起了當代社會極大的共鳴,吸引廣大游客來尋找紅色資源,聆聽紅色故事,形成了極為可觀的紅色旅游消費市場,進而為廣大鄉村中的老區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改善了家庭生活狀況,提升了老區群眾的獲得感與滿足感。近年來,各地通過紅色旅游幫助貧困地區脫帽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著名革命老區江西井岡山率先在全國脫貧“摘帽”,河南蘭考縣一舉脫貧“摘帽”也引起高度關注,緊隨其后的還有江西吉安縣、貴州赤水市等。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意識到紅色資源是開展鄉村扶貧攻堅的寶貴財富,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這也激活了廣大的承載紅色基因的鄉村地區人們的紅色記憶,激起了改造鄉村的奮斗意識,激發了開展鄉村振興的創新精神,有效推進了老區脫貧攻堅活動向縱深發展,初步凸顯了通過紅色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獨特作用,成為鄉村振興中落實“扶貧”的好抓手,更是鄉村振興中實現“扶智”的新路徑。
紅色旅游景區(點)從主題開發到主題化發展轉變,進一步發揮了紅色旅游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獨特作用。經過多年發展,廣大鄉村地區的紅色旅游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產生了相應的效益,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展示窗口。盡管從現實看,確實有不少紅色景區(點)或多或少存在著主題概念化,活動雷同化,敘述說教化,服務簡單化等問題,以致市場吸引力不夠,游客受眾量不大。但是更應該看到,一批具有特點、充滿活力、體現魅力的紅色旅游景區(點)脫穎而出,成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產業轉型的領頭羊。無論是武鄉縣八路軍總部舊址開發,還是沂南縣紅嫂家鄉轉型,它們成功發展的模式無不是緊扣自身的紅色文化優勢,創造性地運用紅色旅游的發展形式,講好紅色文化故事,唱響紅色文化歌曲,建設紅色文化高地,拓展紅色文化產品,形成了具有示范意義的紅色文化產業鏈。值得注意的是,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彰顯獨特的紅色文化主題,而持續發展的動力則來自于從單純的紅色主題開發逐漸過渡到綜合的紅色主題化發展。
所謂紅色旅游主題化是指一個地區紅色旅游的品牌文化、服務流程、經營模式或管理原則,正在向鄉村社會的其他行業進行擴散,并呈現出向鄉村振興各領域滲透的趨勢:
主題化是各地制定紅色旅游差異性策略的立足點。主題的運用將構成紅色景區(點)市場形象感召力的核心支撐點。從紅色景區(點)市場開拓角度看,主題化不僅迎合了消費者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市場特征,也為各地紅色景區(點)區別于其他同行競爭對手增添了砝碼。從游客角度看,大同小異的標簽化紅色旅游產品(線路)將逐漸被淘汰,人們開始青睞特色鮮明、擁有與眾不同的紅色主題的旅游場所。主題化也奠定了紅色景區(點)產品和服務的和諧統一,從而使主題與服務之間互相和諧,為消費者帶來難忘體驗的服務。同時,主題化也增大了產品和服務被購買的可能性,讓游客在體驗差異化環境帶來的刺激和滿足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為主題包裝下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主題化促進紅色景區(點)經營管理模式的優化,由門票單一性消費向消費混合化轉變。消費混合化是指不同消費形式混合于同一個紅色景區中,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多的消費機會。不同消費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關系,互相支持,從而推動紅色旅游盈利模式不斷優化。混合消費有助于成功克服單一性門票盈利模式,有效提高紅色景區(點)的盈利能力,從根本上拓寬盈利渠道,完善紅色旅游的盈利模式。混合消費模式也延伸了紅色旅游的產業鏈,使紅色旅游不再局限在景點經營上,可以更多地從鄉村民宿、農家樂、農產品、娛樂、餐飲等方面入手,增加紅色旅游的盈利途徑。
主題化借助形象商品化提升紅色景區(點)的形象和盈利能力。形象商品化是指紅色旅游景區(點)利用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目的地等廣受歡迎的形象來獲取更多利益的過程,也可以通過現存知名形象來創造額外的用途和價值。
主題化推動紅色景區(點)通過員工勞動表演化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勞動表演化是指管理者和員工將工作變成了一種表演,將工作場所變成了一個表演舞臺。不少有條件的紅色景區(點)不僅配備有各種精彩的主題表演,還擁有直接參加表演的員工,這些員工大多為當地居民,他們的演出使角色更接地氣,更真實,更有助于互動性的加強,實現了游客與演員、游客與主題、游客與游客間的交流,提高了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親和力。與此同時,從體驗經濟的大環境來看,游客渴望的是真正能夠打動心理的個性化的服務體系,而微笑服務等情感勞動作為一種差異化的表演性方式,在注重服務細節的同時,無形中提高了游客滿意度,成為吸引回頭客與提高市場口碑的重要保障。
我們要關注和重視紅色旅游發展中出現的這兩個轉變。通過做好紅色旅游這篇文章,既可以為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也可以為我國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借鑒。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