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肥施用。
最好在晚秋果實采摘后及時進行,這樣可促進樹體對養分的吸收積累,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基肥的施用最好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學肥料。化學肥料的用量為:作基肥的氮肥一般占年施用量的一半左右,相當于施用尿素0.25千克~1.0千克或碳酸氫銨0.7千克~5.0千克;磷肥一般主要作基肥,約占年施用量的80%,相當于施用含五氧化二磷16%的過磷酸鈣1.0千克~5.0千克。基肥中的鉀肥用量一般主要為0.25千克~2.0千克的硫酸鉀或0.25千克~1.5千克的氯化鉀。施用量根據果樹的大小及山楂的產量確定。開20厘米~40厘米的條溝施入,注意不可離樹太近,先將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或土壤進行適度混合后再施入溝內,以免燒根。
花期追肥。
以氮肥為主,一般為年施用量的25%左右,相當于每株施用尿素0.1千克~0.5千克或碳酸氫銨0.3千克~1.3千克。根據實際情況也可適當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磷鉀肥。結合灌溉開小溝施入。
果實膨大前期追肥。
主要為花芽的前期分化改善營養條件,一般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與基肥、花期追肥的情況靈活掌握。土壤較肥沃,基肥、花期追肥較多的可不施或少施,土壤較貧瘠,基肥、花期追肥較少或沒施的應適當追施。施用量一般為每株0.1千克~0.4千克尿素或0.3千克~1.0千克碳酸氫銨。
果實膨大期追肥。
以鉀肥為主,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主要是促進果實的生長,提高山楂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每株果樹鉀肥的用量一般為硫酸鉀0.2千克~0.5千克,配施0.25千克~0.5千克的碳酸氫銨和0.5千克~1.0千克的過磷酸鈣。
山楂對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較少,主要靠有機肥和土壤提供,如有機肥施用較多,可不施或少施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施用較少的可適當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實際的微肥用量以具體的肥料計作基肥施用為:硼砂畝用量0.25千克~0.5千克,硫酸鋅畝用量2千克~4千克,硫酸錳畝用量1千克~2千克,硫酸亞鐵畝用量5千克~10千克(應配合優質的有機肥一起施用,用量比為有機肥與鐵肥5:1),微肥也可進行葉面噴施,噴施的濃度根據葉的老化程度控制在0.1%~0.5%,葉嫩時宜稀,葉較老時可濃一些。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