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考古學家在漢代馬王堆等古墓中,出土了許多罐封鼠類肉干,說明在當時鼠肉已成為帝王階層喜愛的珍肴。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業迅速發展,作為宮廷佳肴的竹鼠食品正日益受到民眾青睞,竹鼠也作為一種保健美容的高級新潮食品迅速興起。我國東南沿海大中城市的中高檔餐館酒樓對竹鼠的需求量正在急劇增加,目前內地城鎮活竹鼠售價每千克30 ~40 元,在沿海開放城市每千克高達80 ~100 元。竹鼠深加工產品大有開發潛力,在國際市場上,一雙鼠皮鞋售價為人民幣2000~2500元,一件翻毛鼠皮大衣售價高達4000~5000元。如今單純靠捕捉野生竹鼠來銷售和深加工己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國內人工飼養竹鼠的熱潮正在興起。廣西南寧地區科學技術協會率先擬定了竹鼠人工飼養科研項目,攻克了野生竹鼠馴養、人工繁殖和高產等技術難題,創辦了南方省區竹鼠人工養殖技術培訓中心和科普示范基地,取得很大成功。廣西賓陽縣思隴鎮平安村那蒙屯村民黃永球,最初上山挖洞捕捉了3對野生竹鼠回家飼養,由于不懂技術,10天后全部死光;后經找到南寧地區科協獲得技術資料,再上山捕捉野生竹鼠馴養,即獲得成功,半年后繁殖到150多只,還為南寧地區科協示范場提供種鼠20只。廣西藤縣兆祥野生動物養殖場,開始試養幾批竹鼠都未成,向南寧地區科協學習技術后,僅半年飼養量就達到400多只。廣西大新縣五山中學教師趙東勝,1995年春第一次試養竹鼠,不到1個月全部死光,當年寒假再次飼養20對竹鼠,雖然勉強養活,但不能繁殖;1996年底他到南寧地區科協學習技術,次年夏天就繁殖出竹鼠仔80多只,在他的指導和帶動下,當地己有12戶農民利用山洞飼養竹鼠獲得成功。南寧地區科協竹鼠養殖培訓中心和科普示范基地創辦1年多來,先后為區內外提供良種竹鼠生00多對,幫助60戶農民成功馴養野生竹鼠,指導各地辦起竹鼠科普示范養殖場18個,這說明大力推廣竹鼠人工養殖技術條件己經成熟。
與其他養殖項目比較,人工飼養竹鼠具有五大優點:一是不與人爭糧,也不與牛、羊爭料。竹鼠與家鼠不同,它以植物根莖和農作物秸稈為主食,吃糧極少,精料用量僅為肉雞的1/生、鴨的1/5、肉狗的1/15、肉豬的1/20,即使完全不用稻谷、玉米等商品糧也能飼養。牛、羊吃植物的嫩枝葉,而竹鼠吃植物的老根莖。二是竹鼠營洞穴生活,生長繁殖不需陽光,既能在邊遠農村的山坡、巖洞營造窩穴飼養,也可在城鎮室內、地下室建造窩池實行工廠化、立體化繁育。三是飼養容易。每天僅投料1次,甚至可以3-5天投料1次,夏季1天清掃1次,冬季3~5天才清掃1次。飼養1對竹鼠的工作量只是飼養1頭豬的1/10,1個勞動力可飼養繁殖種鼠100~ 150對,少量飼養不用專人看管。四是千凈衛生。竹鼠不必喂水,尿少糞千,沒有一般野生動物的腥擅味,比養殖其他畜禽千凈衛生,城鎮也可以發展。五是抗病力強、繁殖快、效益高。飼養1對竹鼠年產值達500-600元,超過目前農村飼養2頭肉豬的純收入。
竹(zhu)鼠(shu)不僅適合(he)在(zai)(zai)甘蔗產(chan)地、水庫邊沿盛(sheng)(sheng)產(chan)芒草的(de)(de)地域養殖,而且更適合(he)在(zai)(zai)盛(sheng)(sheng)產(chan)竹(zhu)木、玉米稈的(de)(de)千旱缺水山(shan)區發展。在(zai)(zai)貧困山(shan)區農戶(hu)飼(si)養竹(zhu)鼠(shu)的(de)(de)條件明(ming)顯優于養豬(zhu)、牛、羊、雞、鴨、兔(tu)。一(yi)(yi)個(ge)農戶(hu)利用(yong)半間豬(zhu)舍改成鼠(shu)池(chi),圈(quan)養6-10對(dui),一(yi)(yi)年就(jiu)可脫貧。下崗職工(gong)、城鎮居(ju)民(min),利用(yong)廚房一(yi)(yi)角或陽臺實(shi)行立體籠養或圍池(chi)圈(quan)養4~6對(dui)竹(zhu)鼠(shu),其(qi)收(shou)人也相當(dang)可觀。人工(gong)飼(si)養竹(zhu)鼠(shu),占地少,設備簡單,投入低,回報高,周期短(duan),市場前(qian)景廣闊,是一(yi)(yi)條新興的(de)(de)、風(feng)險(xian)較小的(de)(de)快速致富門路(lu)。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