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灌溉技術, 簡單來說, 就是在田里覆蓋一層地膜, 在膜下進行灌溉的技術, 進而達到節水、保產和增產的目的。這種灌溉技術將地膜的栽培技術和滴灌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是高效快捷的滴灌技術。在灌溉過程中, 要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和實際需要, 通過滴灌系統將水分輸送到農作物可以吸收的空間, 這種灌溉方式主要作用于根系農作物, 滴灌的不僅僅是水分, 還可以滴灌農藥和化肥等, 從而消滅病毒, 供給農作物所需的營養, 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該灌溉技術需要合理的控制水分和肥料的補給量, 能夠最大程度的供給農作物營養。膜下滴灌技術可以顯著地節省水分, 達到增產的目的, 在土地上進行地膜覆蓋之后, 水分的蒸發量會大大減少, 水滴在融入土壤之后可以將鹽分充分的溶解, 并將鹽分向四周擴散, 在中心地帶留下一個不含鹽分的區域, 這個區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這種方式可以直接灌溉水肥, 由于地膜的阻擋, 水肥很難滲入地下或者因地表徑流而流失, 水肥的流動空間基本上被控制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里, 能夠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最大化, 達到增產和保值的最終目的, 此外, 膜下滴灌技還有自動化管理等優點。
玉米膜下灌溉技術是膜下灌溉技術的一種特殊應用, 在田間, 沿著玉米的種植方向鋪設管道, 管道要具有滴頭和小孔, 方便輸送水源和養料。在灌溉過程中, 要間斷或者連續的將水源輸送到土壤的表面, 這種方式還要在管路上覆蓋一層薄膜。這種技術是玉米種植技術研究的重要成就, 是一套可以集保溫、節水、增產、抗旱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在大慶的玉米種植技術的應用上, 有效的增加了積溫200多度, 保苗5000株左右, 每畝增產近1000株, 相比較普通的種植方法, 這種方法每畝增加收入500多元, 可以節省水分百分之四十左右, 節約肥料百分之三十五左右, 玉米種植者還不用除草和翻地, 大大的節約了種植成本,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 為玉米的種植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3.1 因地制宜
玉米的種植要因地制宜, 膜下滴水灌溉技術也是一樣, 在種植之前要對地質進行考察, 最好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厚、灌溉便捷的地域進行種植, 這樣才能保證膜下滴水灌溉技術的成功。土壤的質地最好要松軟, 保水和保肥能力強, 還要注意基肥的布施, 基肥對玉米的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 基肥的布施范圍在土壤表面0.1米以下, 滴灌技術只負責澆水, 無法對土壤進行澆灌, 在采取滴灌技術的情況下要合理的布施基肥, 增加基肥的利用率。在春季, 要進行整地, 每畝布施有機肥2000公斤左右, 在整地的過程之中, 可以保證土壤的疏松程度, 翻耕的深度最好在30厘米左右, 這樣還可以保證土壤的滲透性, 促使肥料的吸收。整地的要遵循六字口訣, “平、凈、松、碎、齊、墑”, 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土壤的質量, 提高滴水灌溉技術的效率, 實現玉米產量的大豐收。
3.2 種子的選擇和處理
玉米的膜下滴水灌溉技術可以促使玉米的發育期和成熟期提前, 所以要選合適的種子進行種植。在種子的選擇上不要選擇品種熟性過早的種子, 要考慮生育期較長的品種, 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最好的選擇是先玉335、天發502和503系列的種子, 這樣的種子更適合膜下滴水灌溉技術。在種子的處理上, 首先要做發芽試驗, 在播種過程中盡量選擇芽率低的種子, 之后要進行曬種, 可以實現滅菌防病, 提高種子質量的目的。在土壤的水分含量較大的地區, 還可以浸泡種子, 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瀝干后進行播種可以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最后還有種子的包衣、悶種和拌種, 必要時可以直接選擇包衣種子進行種植, 催芽的過程不能將進行包衣, 這會出現藥害等情況。
3.3 帶墑播種, 封閉除草
通常情況下, 玉米膜下滴水灌溉在4月10號左右開始第一次播種, 第二次播種往后推遲五天, 第三次播種推遲十三天左右。播種的形式可以選擇帶墑播種, 這樣不僅可以促進玉米的茁壯成長, 對可以促進玉米的根部發育。膜下滴水灌溉技術可以分為人工和機械兩種操作方式, 種植方式主要分為單壟種植, 大壟雙行種植, 大小壟混合種植。大壟雙行種植采用“一管兩行”的灌溉方式, 這種種植方式可以實現種植效果的最大化。在種植之后還可以用百分之九十的禾耐斯乳油或者百分之七十二的都爾等除草劑進行雜草的清除工作, 在噴藥時, 一定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水分, 將農藥利用滴灌的方式在封閉的空間內進行噴灑, 防止雜草影響玉米的產量。同時還要注意田間的管理工作, 保護地膜, 合理的控制外在的客觀因素, 保證玉米的產量。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