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湖北省,“你種田,我服務”“你外出打工,我替你種田”等形式多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蓬勃興起,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解放了生產力,有效帶動小農戶走向現代農業。
秋收秋種時節。10月23日,枝江市信達農業合作社正組織農用機械和農機手,穿梭于仙女、董市、安福寺等鄉鎮田間,為農戶耕整土地,做好秋種準備。“正常情況下,一臺翻耕機較人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合作社農機手易青林說。
曾經,因農機化水平較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秋收秋種成為農民最辛苦的時期。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延伸與覆蓋,農事正變得越來越輕松。
大國小農是基本國情農情。湖北省有承包農戶930多萬戶,盡管目前土地流轉率超過了40%,但仍有500多萬戶小農戶屬于自耕農,戶均耕地10畝以下的超過90%。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小農戶仍將是農業經營主體中的大多數。
早在十幾年前,一家一戶農業生產既缺勞力又缺機械,社會化服務組織便應運而生,組織的牽頭人長期扎根農村,且思維靈活,信息靈通,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夏衛華就是這樣一個“靈光”的人。2009年,監利縣黃歇口鎮農民夏衛華看到農民祖祖輩輩延續著傳統的種植方式,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于是和幾名志同道合的農民購買了幾臺簡易農機,開始幫農民種田,收取一定的勞務費。
沒想到,這種方式很快得到農民的認可,夏衛華趁勢成立了黃歇口鎮第一家合作社——興華農機專業合作社,實行機耕、育苗、機栽、機防、機收、銷售“六統一”服務。
經過多年探索,興華農機專業合作社已發展社員140多人,擁有大型機械100多臺套。每年,合作社承包了黃歇口鎮及周邊幾千畝土地的整地和種植任務。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帶領農民走向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截至目前,全省工商注冊農民合作社達10萬家,各類農業生產服務組織達到2.5萬個,通過土地流轉、服務帶動,發展規模經營3147.7萬畝。
現代農業離不開規模經營,然而,在實踐中,土地流轉不是規模經營的唯一路徑,土地“托管”模式,同樣可以實現規模經營。
今年初,鐘祥市長灘鎮農民文德林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將自家6畝田托管給鐘祥市春源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同約定,合作社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負責全程作業,種子、農資價格低于市場價10%,收益全部歸文德林。
種什么、怎么種,農民自己說了算,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收益權不變。從育秧、種植、管理到收購,農民可選擇全托管,也可半托管。合作社理事長朱小林介紹,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8個鄉鎮,入社會員有15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的社員選擇了分段托管。
實施土地托管,通過科學化種田、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服務,充分釋放規模化生產和規模化服務的潛力,大大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農戶足不出戶就能種好田,合作社也能在服務中出效益。春源合作社通過托管把農民聯合起來,有了市場話語權。朱小林介紹,合作社可賺取服務費,同時農資采購價格比市場低,而糧食銷售價格比市場價格要高。
不僅如此,合作社在開展托管服務的同時,推廣新品種,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實現節本增效。鐘祥通過秸稈還田、統防統治、工廠化育秧、糧食烘干等社會化服務,節約476.73萬元生產成本,增加糧食產量192.9萬斤,被服務農戶增加724.56萬元收入。
湖北省農村經營管理局局長張清林認為,土地托管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還解決了進城務工農民土地包袱問題,有助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全省農村社會化服務建設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對廣大農戶方方面面的需求,覆蓋面不寬、服務質量不高、多樣化服務不足等問題也日趨顯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化服務發展。“從2018年起,湖北省力爭用3年培育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張清林說。
2017年至2019年,全省安排資金3.5億元,支持58個縣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重點支持糧食作物的深耕深松、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工廠化育供苗、烘干儲藏、病蟲害專業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環節。
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增強本領服務好小農戶。上月,湖北省印發《關于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每個鄉鎮重點培育1-2個“約定有合同、服務有標準、過程有記錄、人員有培訓、質量有保證、產品有監管”的“六有”社會化服務組織。
湖北省將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訂單收購、保底分紅、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村企(社)對接等方式,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同時,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績效評價體系,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相關財政支農資金支持和項目審批、驗收、示范評定的參考依據。
面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存在的“貸款難”問題,湖北省將擴大融資擔保標的范圍,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貸款成本。推進農業大災保險和完全成本保險試點,提高保險保障水平,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抗風險能力。
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公布 35個皖產農品入選
近日,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了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安徽省的金寨獼猴桃、霍邱大米、葉集秋月梨、岳西翠蘭、南陵大米、碭山酥梨、全椒龍蝦、亳菊等35個農產品被納入名錄。
2024-08-08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公布 35個皖產農品入選
近日,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了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安徽省的金寨獼猴桃、霍邱大米、葉集秋月梨、岳西翠蘭、南陵大米、碭山酥梨、全椒龍蝦、亳菊等35個農產品被納入名錄。
2024-08-08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甘肅玉米種子認證面積居全國第一
近日,2024年全國種子認證推進研討會在山西長治召開,甘肅等6省份作大會交流發言。會議通報,2024年甘肅玉米種子認證面積7.43萬畝,面積居全國第一。
2024-08-05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甘肅玉米種子認證面積居全國第一
近日,2024年全國種子認證推進研討會在山西長治召開,甘肅等6省份作大會交流發言。會議通報,2024年甘肅玉米種子認證面積7.43萬畝,面積居全國第一。
2024-08-05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全面啟動
7月29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召開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部署視頻會,總結交流各地豐收節組織實施好經驗好做法,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2024-07-3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全面啟動
7月29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召開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工作部署視頻會,總結交流各地豐收節組織實施好經驗好做法,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2024-07-3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4年上半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9.8%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4年上半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情況。監測結果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9.8%,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2024-07-16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4年上半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9.8%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4年上半年國家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情況。監測結果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9.8%,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2024-07-16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2024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8%
今年5—6月,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2024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7835批次樣品,涉及104個品種和135項參數,總體合格率98%,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
2024-07-06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