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瓜為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根系強大,須根發達,深度50-100厘米,寬度150-200厘米,根系吸收能力強,容易產生不定根;葉互生,葉片寬大,掌狀,5-7個淺裂,綠色,葉面葉背具茸毛,寬30-35厘米,長24-28厘米,葉脈網狀,背部突起。葉柄明顯,長14-18厘米,直徑0.5-0.7厘米,被茸毛;莖蔓性,五角棱形,綠色,密被茸毛。莖分枝力強,每節腋芽均可抽發側蔓,側蔓各節腋芽也可抽發副側蔓,如放任生長,莖蔓非常繁茂。因此,在栽培上,應及時進行摘心、打杈,以防止瘋蔓。初生莖節只有一個腋芽,抽蔓開始,每個莖節出生分岐卷須,其后莖節還著生雄花或雌花。基部莖節在濕潤條件下,還容易發生不定根,用以吸收養分和水分。所以,在栽培上可采取壓蔓的方法,以擴大其吸收面積。
二、冬瓜花多數為單性,一般為雌雄同株異花,個別品種為兩性花。一般先發生雄花,隨后發生雌花,雌雄花的發生有一定規律。雄花萼片5個,近戟形,綠色,花瓣5片,橢圓形,黃色。雄蕊3枚 ,在花的中央三角形排列,頂生花藥,幾度彎曲開裂。雌花瓣與雄相同。子房下位,形狀因品種而不同,有長橢圓形、短橢圓形,綠色,密被茸毛,花柄較雄花柄短而粗,被茸毛。花柱短,柱頭瓣狀三裂,淺黃色。主蔓第一雌花出現的節位,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早熟品種,第一雌花一般在主蔓第6-9節葉腋內形成;中、遲熟品種則在第12-15節或15-20節葉腋內形成。自第一雌花后,一般每隔5-7節分化出一朵雌花,也有連續分化出兩朵甚至三朵雌花的。環境條件適宜可降低主蔓雌花出現的節位。側蔓分化出雌花較早,多在第一、二節便發生雌花。冬瓜一般靠主蔓座瓜,側蔓座瓜的可靠性差。冬瓜花一般在晚上10時左右初開,次晨7時盛開。花瓣約經2天凋謝。根據瓜農的經驗,花瓣凋謝愈慢,留在瓜上的時間越長,瓜越壯,結瓜越大。審由于生長健壯的植株,具有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果實發育的緣故。
三、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種。
1、地冬瓜:植株爬地生長,株行距較稀,一般每畝種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較粗放,莖蔓基本上放任生長或結果前摘除側蔓,結果后任意生長。其優點是花工少,成本較低。缺點是瓜型欠佳,經常扶瓜;否則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破損,影響耐貯性;光能利用低,結果大小不均勻,單位面積產量較低。該方式只適用于島內銷售的灰皮冬瓜品種,而對于商品性要求較高的北運或出口品種:如,“青皮冬” 和“黑皮冬”則不適用。
2、棚冬瓜: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寬250-300厘米。海南瓜農一般采用矮棚方式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側蔓,上棚以后莖蔓任意生長。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實大小比較均勻,單位面積產量一般比地冬瓜高。
3、架冬瓜:一般每畝種植550株左右,支架的形式有多種。有“一條龍”:即,每株一樁,在130-150厘米高處,用橫竹連貫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龍眼”和“四星鼓架龍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橫竹連貫固定,一株一個鼓架。架冬瓜形式雖多種多樣,但都結合植株調整,較好地利用空間,提高座果率并使果實大小均勻,有利于提高產量與質量;也利于間套作,增加復種次數;而又比棚冬瓜節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條件下,架冬瓜是三種栽培方式中比較合理、比較科學的一種方式。
四、栽培季節、播種育苗及種植密度
1、栽培季節:冬瓜喜溫、耐熱,為獲得豐產,應選擇冬瓜座果和果實發育的適宜氣候條件栽植。氣候條件對冬瓜座果率的影響最大,因此,在季節安排方面要特別加以注意。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等條件有利于座果;空氣干燥,氣溫低和陰雨天,昆蟲活動少,不利于授粉;且降低柱頭的受粉能力,因而座果差。根據冬瓜對光溫條件需求的特點,海南南部由于冬春季節氣溫多在20℃以上,陽光充足,整個冬春季均可播種,并可正常開花結果;冬瓜的播種,除考慮氣候因素外,也應注意考慮市場因素。才能使栽培的冬瓜達到高產、高效之目的。
2、播種育苗:春季栽培冬瓜,由于常受低溫的影響,宜采取營養缽育苗。所需營養土要提前制備,可選用烤曬過篩的肥沃園土,腐熟豬、牛糞渣,谷殼灰或椰糠等混合而成。三者體積比約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為宜,并要求弄細混均,以防傷種傷根。冬瓜種子催芽一般用50-55℃溫水先浸10-15分鐘(邊浸邊攪拌),然后,再在常溫下繼續浸10-12小時,最好,放在30℃左右溫度下催芽。浸種時間較長,發芽較快、較整齊,一天半至兩天時間,便大部分發芽;浸種時間較短,發芽勢較差。種皮光滑無緣的種,由于種以通透性差,催芽時容易引起缺氧爛種,發芽率低。因此,對這類種子催芽,須先用細砂擦洗種皮,除去粘附物,并放在28-30℃恒溫條件下催芽。未發芽前,每天早晚分別用清水漂洗種子1次,并及時將水分濾干,再繼續催芽。若沒有恒溫設備,中宜采取浸川后直播到育苗袋或苗床上較為安全。
3、播種前一天要將缽中營養土澆透,播種深度2-3厘米,每個營養缽播發芽種子1-2粒,種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隨即蓋上遮陽網或稻草等覆蓋物;若遇寒潮或陰雨天氣,則宜用塑料薄膜覆蓋。播種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濕即可。出苗70%左右時,要及時揭除覆蓋物。在幼苗破心前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破心后經常保持營養土呈半干半濕狀態,使瓜苗穩健生長。約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種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糞水和80%代森鋅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藥液淋苗,做到帶肥帶藥移植。
4、栽植密度: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種、栽培方式與栽培季節而不同。小型冬瓜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結果數和單果重三方面構成的,適當密植可以提高產量。大型冬瓜品種多數每株一果,它的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和單果重量兩個因素構成的。所以,應保證單果重量的基礎上適當密植。地冬瓜植株蔓葉在地面生長,不便于植株調整,不宜密植;棚冬瓜基本上也是平面生長,也不利于密植;架冬瓜能利用空間生長,結合植株調整和引蔓則有利于密植。目前海南生產上栽培的冬瓜品種多為大型品種,采取平棚架栽培一般畦寬約350厘米(連溝),雙行植,株距70-80厘米,畝植500株左右;架冬瓜栽培方式一般行株距為150×(70-80)厘米,畝可植550-600株左右;地冬瓜一般畦寬約400-500厘米(連溝),雙行植,株距約80-100厘米,畝植300株左右。冬瓜的種植密度,與肥水管理水平也有關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則應著重于長大果,以爭取高產、優質,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側蔓的基礎上,主蔓打頂比不打頂可以密些。
五、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1. 冬瓜的根系非常發達,且生長期長,為了獲取較高產量,必須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為6-6.5的沙壤土到粘壤土種植;同時,為了避免冬春季栽培的冬瓜苗期遇到寒潮和前期春旱,后期夏雨,以選擇背北向南,排灌方便的田塊為宜;秋冬瓜常遇臺風雨影響,選地應以灌排水方便的坡旱地為宜。 瓜地選好后,應盡早深翻耕耙,其深度以30厘米左右為好。冬春季栽培的冬瓜,以排灌方便的晚稻田為好。
2.在晚稻收割后應及早犁田曬白,植前再耕耙整細。整地后應計劃好種植規則,做好畦面;然后,在畦面上再起壟,壟寬80-100厘米,壟高30厘米左右,壟的兩邊各留半畦,壟與半畦之間留有淺溝,以備抽蔓期培壟追肥之用。植穴順壟按株距而定,穴深約30厘米,穴寬約40厘米。
3.冬瓜的生長期較長,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強,因此,應施足基肥。基肥一般以優質農家肥為主,每畝2000公斤以上,豆餅30-5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經堆漚后拌勻溝施或穴施,并與土壤充分混勻后播種或定植。
4.對于壤質土或粘質土,在有條件時,每畝還可用三元復合肥30-40公斤,尿素15-20公斤,進行全層混施,以滿足養分的均衡供給。而對砂質較重的土壤,則應減量施用,以防引起肥害。
5.地膜覆蓋,保證高產穩產冬瓜地摸覆蓋栽培,由于能創造出較優越的溫、光、水、肥、土等栽培環境條件,促進了冬瓜的根系和植株的生長與發育,減輕了某些病蟲及寒冷、干旱、暴雨等的為害。因而,能獲得明顯的增產效果。經試驗證明:春季地膜覆蓋栽培冬瓜,一般比露地栽培增產30%-50%;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有時增產甚至達1倍以上。
6.地膜覆蓋栽培冬瓜,其方式一般只在種瓜壟上覆蓋即可。地膜幅寬選用80-120厘米,顏色有白色、黑色及銀灰色等多種。白色膜增溫效果好,但雜草易于生長,覆膜前必須先噴一次芽前除草劑:如,丁草胺或乙草胺等,每畝用藥量為75-100毫升,兌水約30公斤噴土面,然后再覆膜;黑色膜增溫效果稍差,但可以防除雜草發生;銀灰色膜則能驅避蚜蟲,減少病毒病的發生和傳播。
7.覆膜前,一定要注意將地整平整細,施足基肥,并保持土壤濕潤。覆膜時,一定要拉平薄膜,并壓緊膜邊防軍。覆膜后種瓜時,要注意淋足定根水,并將開口處用細土封蓋好。此后注意不能使膜內濕度過大,以免造成漚根。只要在蓋膜時土壤濕潤,一般移苗后約20天內,都不需再澆水。以后缺水稻,應采取溝灌的方法,并只灌半溝水即可。
以上就是廣東黑皮冬瓜栽培技術的介紹了,希望本文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