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肥除了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外,還含有對棗樹生長起重要作用的硼、銅、鐵、錳、鈣、鋅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有機質、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棗樹施用沼肥,能滿足棗樹生長所需養分,且養分容易被吸收利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連年使用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抗旱能力,提高棗樹產量(增產率18%左右),增強抗逆性,使病蟲害明顯減少,果實大小均勻,色澤鮮艷,味美甘甜。
常用沼肥有兩種,一是作基肥的沼渣,二是作追肥和葉面肥的沼液。
施基肥應在無果期進行,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或11月底(沼氣池出料或大換料期間)施沼渣作基肥,根據樹的大小,每棵棗樹施沼渣15―30公斤,具體方法是在棗樹四周挖4―6個坑,深度為30―40厘米,施肥,灌水,待水分滲干后及時覆土填平,以保肥效和防止凍傷樹根。
沼液作追肥的施用時間在5月份催芽期,6―8月份開花掛果期和9月份壯果期,每年施3―5次,每次每株施用沼液40公斤左右,具體方法是:沿根挖成條形溝或在樹的四周挖4―6個坑,也可挖成圓弧形溝,深30厘米、寬20厘米,待沼液滲干后及時覆土。這期間施肥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有效花的數量,補充較多養分,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生長。
葉面噴肥可在萌芽、開花、幼果、壯果期進行,每株用量一般為10―15公斤,用產氣1個月以上并澄清過濾的中層沼液對樹冠進行噴施,每隔10―20天噴施1次,以葉背濕透但肥液不流滴為宜。葉面噴肥可使棗樹葉片變厚,顏色變深,明顯減少病害和蟲害的發生,增強樹體抗逆性。在果實生長期噴施可提高產量,改善棗果品質。
①沼渣、沼液作基肥和追肥施用時,應與樹根保持一定距離,防止挖斷和燒傷樹根。
②葉面噴施的時間要求在早上或下午氣溫低時進行,不宜在中午高溫時段噴施。
③若出現病蟲害,可將農藥摻入沼液中噴施。
④對樹體過高的棗樹,葉面噴施有一定難度,應注意安全。
以上就是小編帶給您的關于大棗種植的沼肥施用方法的介紹,希望今天帶給您的小知識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
2019-08-0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
【70年來全國糧食總產量增長4.8倍】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
2019-08-07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商家也經常在節慶或特定的時點進行打折促銷,聚攏人氣、拉升銷售業績。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和食品也常成為各種打折季的主力,讓消費者目不暇接、難以抑制“買買買”的沖動。
2019-08-07綜合資訊精選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如何提出反傾銷申請?】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商家也經常在節慶或特定的時點進行打折促銷,聚攏人氣、拉升銷售業績。琳瑯滿目的農產品和食品也常成為各種打折季的主力,讓消費者目不暇接、難以抑制“買買買”的沖動。
2019-08-07綜合資訊精選
創新農業供應鏈信貸模式
【創新農業供應鏈信貸模式】“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開展以來,農發行遼寧省分行高度重視,大膽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在系統內率先開展農業供應鏈信貸業務試點,并迅速明確工作思路、調整工作重心,通過組織對全省涉農民營小微企業開展“大排查、大摸底”專項工作,深入調查,全面掌握...
2019-08-07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