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香港的超市、街市菜檔開始出現寧夏蔬菜的身影。“這些年,我家一直買寧夏菜心,又綠又甜。”港島土生土長的白領女孩張曉雅是灣仔區鵝頸橋街市的常客。她說,寧夏雖然位于大西北,但因為有了這小小的菜心,感覺并不遙遠。
讓香港市民喜食又安心的寧夏菜心是如何生產的呢?寧夏農墾巴浪湖農場副經理丁洪義一語道破天機:“有賴于‘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體系。”
這個西北最小省份目前共有24家供港蔬菜生產基地,總種植面積達10萬畝,每年為香港等地供應蔬菜20萬噸。位于吳忠市南郊的巴浪湖農場即是其中之一。
“寧夏出產的蔬菜,光照條件好,病蟲害較少,真正做到了綠色環保。”丁洪義介紹說,這里的蔬菜全部采用精細化管理,施放生物有機肥,每畝要用800斤到1000斤雞糞。農場每天對入庫蔬菜進行農藥殘留監測,多年來,經海關監測的供港蔬菜銷售合格率達到100%。
在巴浪湖農場的1.2萬畝供港蔬菜種植基地里,主要品種是廣東菜心和芥藍。丁洪義說,這里的供港蔬菜全部實施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系統,完全經得住檢驗檢疫。
無論冬夏寒暑,每當香港市民選購菜蔬時,總能看見寧夏菜心翠綠挺拔的身影。“從那么遠的地方運過來,還能保持新鮮的賣相和口感,很不容易。”張曉雅說。
拿一張中國交通地圖測算,寧夏菜心從農場裝載出發,全程走高速公路到深圳,再過關運往香港,總路程超過3000公里。丁洪義介紹說,為了確保新鮮,所有供港蔬菜采摘下來后,會立刻被送入冷凍室,經過12小時冷凍后,裝上冷藏汽車開始“漫長旅程”。
這些年,由于西部大開發政策的落實,路網建設得越來越通暢,大約兩天時間,寧夏菜心就可從千里之外運抵香江。生產旺季全農場每天約有15萬斤供港蔬菜“一路向南”,直達香港市民的餐桌。
出于對寧夏品質的信任,從惠康、百佳等大型連鎖超市到遍布香港十八區的街市蔬菜檔,都在長年銷售來自這個遙遠省份的蔬菜。被香港特區政府漁農署授予“信譽農場”稱號的36個內地供港蔬菜基地里,寧夏占到10個。
眼下正值隆冬,香港市場對綠葉蔬菜的需求量增大,廣東菜心的零售價格約為16港元一斤(606克),“便宜的時候也有八九塊錢一斤,價格上的波動基本屬于隨行就市吧。”張曉雅說,菜價算可以接受。
丁洪義透露,加上運費平均計算,寧夏菜心的成本價約為每斤(500克)3元人民幣,批發價約為每斤5至6元人民幣。“利潤不高,重在薄利多銷。”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
【產業扶貧必須先解決銷路問題】遼寧日前印發方案,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發揮高速公路服務區優勢,在節點服務區及鄰近扶貧點服務區設置扶貧商品專區、專柜;支持發展“電商+龍頭企業+農戶”的直采直銷模式等。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11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部署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國家林草局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
2019-09-11綜合資訊快訊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
【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開工建設】9月8日,三門峽中墾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該區啟動。
2019-09-11綜合資訊項目
廣東建設18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帶動123萬農民就業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9日消息,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全省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2019-09-11綜合資訊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