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金魚已陪伴著人類生活了十幾個世紀,是世界觀賞魚史上最早的品種。金魚易于飼養,它身姿奇異,色彩絢麗,一般都是金黃色,形態優美。金魚能美化環境,很受人們的喜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觀賞魚。中國的金魚主要是在鯽魚上發展而來。而彩色鯉魚傳到日本后得到很大重視。
在一代代金魚(yu)養(yang)殖者的努力(li)下,中國金魚(yu)至今仍向世人演繹著動靜之間(jian)美的傳奇。金魚(yu)在我國民間(jian)還有另外一種說法(fa):到過年的時候家里(li)買(mai)上兩條(tiao)金魚(yu)供著,寓意在來年金玉(yu)滿堂、年年有余。
據統計金魚品種大約有300多種,還在不斷出現新品種,基本分為五大類:
草種:體形和鯽魚類似,但顏色鮮艷,如:“紅鯽魚”。
文種:體型俯視呈篆體的文字型,故名。基本和龍種相似,但眼球不突出,如:“珍珠(于1900年培育出現)”、“翻鰓(于1911年培育出現)”等品種。
龍種:是金魚的典型品種,眼大膨出,尾鰭有四葉(雙尾),如“龍睛(于1592年培育出現)”。
蛋種:體型肥碩像蛋型,故名。主要特征為沒有背鰭,眼球不突出,如:“虎頭”、“水泡眼(于1908年培育出現)”等。
其演化過程是:野生鯽魚首先演化成金鯽,經過草金魚和金鯽這兩個環節后,再發展成文種,然后演化出龍種和蛋種這兩個近親品種。
金魚比較適應群養和密集養殖。但家養不可密度過大,比較理想的水魚比重要達到1000:1,金魚體長和魚缸長度要達到1:10以上,這樣能保證水質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則養殖密度過大會導致水質腐敗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魚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魚是變溫動物,對水溫適應性比較強,體溫隨著水溫而變化,在0-39攝氏度的水溫下都能存活。但金魚不能適應水溫劇變,溫度急劇升高或下降超過5攝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魚的生命。金魚的生長最適溫度在20-28攝氏度,這個水溫下,金魚生長發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這時金魚最鮮艷活潑。
在養金魚的實踐中,水溫處在最適溫度,細菌很容易滋生,水質很快變壞,需要頻繁換水,否則金魚會生病死亡,給管理帶來麻煩。而金魚在15-20攝氏度的水溫下,生命活動也很正常,只是沒有最適溫度下那么旺盛,但在這個溫度下水質能保持比較長時間。因而,可以把水溫控制在15-20攝氏度。
一般來說產卵期的雌魚肚子較大,雄魚腹部沒什么變化。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雄魚左右前鰭的前方硬骨刺上有幾個小白點兒,尤其是在產卵期較為明顯,而雌魚絕對沒有。
另外在產卵期雄魚總是追著咬雌魚的尾部,這時快產卵啦,應該將這一對魚單獨放在一個魚缸內,缸內稍微多放一些水草,以便產的魚卵可以粘附在水草上,否則魚卵沉入水底被魚兒吃掉,產卵后的雌魚暫時不要再和任何雄魚混養,讓它充分好好休息調養,以保護雌魚。
把粘有乳白色魚卵的水草放置在有魚水的魚缸內(最好是瓦缸),放在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金魚的繁殖季節是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我國南方要比北方早1-2個月,在南方為3-4月間產卵,在北方為4月底到6月底產卵。金魚通常1年就可以成熟產卵,也就是說1年可以繁殖1代。如果冬季提高溫度,加強飼養管理,金魚7-8月齡時,在嚴寒的冬季也可以提前產卵,并非一定要到1年(12月齡)時才能產卵繁殖。金魚在繁殖的季節里可多次產卵。約隔一二周產1次,可產2-3只。照射到的地方,一個星期左右就會孵出小魚。
飼養地點選擇
飼養金魚不管是園林、魚場或個體專業戶對其建立金魚飼養場地、水源、電源都必須有規劃,即使金魚愛好者在庭園內建造幾只小魚池,也要因地制宜的設計。因為飼養金魚的場地和水源的選擇規劃可直接影響到金魚的生長發育和今后的科學技術管理,事先務必全面考察和規劃。
1.養魚場地最好選擇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特別要選擇上午6時到中午12時之間均能曬到太陽,而且通風條件好的郊外、庭園和加固的房頂及陽臺上。
2.魚場必須靠近水源、電源之處 如果河、湖、江的水質沒有污染情況的,為了降低養魚成本,也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水源,吸入過濾池處理后即可使用。如果江、河、湖的水質因污染而要用地下水(深井水)或自來水的,則魚場要選擇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或附近可接通自來水管道的地方。
3.魚場要選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如能靠近飛機場、車站、輪船碼頭的地方最為理想。這樣可發揮中轉或運輸優勢。既可降低出口運輸成本,對提高金魚運輸中的成活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4.魚場靠近飼料產地 充足的飼料才能養好金魚,如果食物短缺,金魚會因體質問題而生病。
場址選擇及準備
一、場址選擇及準備
選擇規模在3.33公頃以上、水深3米以上的水域為宜,水質要清新、無污染。網箱形狀為長方形或正方形,網箱上口要加蓋網,以防水鳥等敵害生物。箱體選用聚乙烯網片編制而成,網目大小為1厘米,四周用毛竹或鋼架作為框架,用成袋的廢舊泡沫塑料或塑料浮桶作為浮子,用磚塊、石子或鋼筋桿作為沉子,最后用鋼繩或錨將其整體固定在水體中,也可打樁固定。網箱固定要選擇在水較深的地方,以保證水流暢通,溶氧充足。網架可設置呈“田”、“品”字形排列,間距以20厘米為宜。新網箱使用時應在養殖水體內浸泡1周,使網箱上長些青苔,網箱變得光滑,然后再投放魚種,這樣不損傷魚體。
二、苗種放養
首先要選擇適宜在網箱中進行養殖的金魚品種,如獅頭類、頂紅類、珍珠類、朝天類、琉金類等。一般一個網箱內只選擇放養相同規格的同一品種為佳。
放養苗種的規格一般都在4-5厘米,養殖大型魚時放養密度為150-220尾/米2,養殖小型魚時放養密度為400-500尾/米2養殖珍珠類高頭類(紅獅和頂紅)等品種的金魚時,制作的網箱下、要太深,放養密度要稍大點,否則養殖的珍珠類金魚體形較長,紅獅和頂紅頭部的肉瘤起的不明顯。
三、飼養管理
(一)投餌采用配合飼料。投餌量應根據天氣、季節、水溫、魚體大小、攝食情況、水質狀況而定,在金魚的生長旺季即6—9月,每天投餌4次,投餌量為金魚體重的6%。為了防治餌料的散失或被其他野雜魚搶食,在網箱內用泡沫制作一個40厘米X40厘米的餌料框。
(二)日常管理經常巡查,每天細心觀察金魚的活動、吃食情況。勤檢查網箱以免水中的鱉、水老鼠等敵害生物咬破網衣,發現破洞及時修補,或及時移人備用網箱中。如可能可在網箱養殖區的外圍用攔網包圍,以防金魚逃到其他地方。每半個月用敵百蟲和殺菌藥物進行定期預防,發現魚病要及時鏡檢察看,對癥下藥。
喂食時間和方法
金魚的喂食時間不管是投喂活飼料還是人工飼料,都要掌握這樣幾個原則:
1.每天投喂次數 只需1—2次,每次投喂量宜在1—2小時內吃完。天氣、水質正常,對生命力強的品種魚群可適當增加一點投食量。
2.投食時間 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時左右,太陽開始曬及魚池(缸)時投食。深秋及冬季投食時間可稍遲一點,一般在7—8時左右,寒冬季節甚至可延遲到10時前后投喂。但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魚群覓食明顯,也應在下午3時左右少量投食為好。11月以后,水溫明顯下降,金魚的食欲有減退趨勢,傍晚更不宜投食。
3.隨著金魚的長大的投食量宜逐漸適當增加 但不能盲目投食,特別是人工飼料,更應嚴格控制。家庭養魚,可采取將一日量分1—2次投喂的方式,避免飼料一次投量過多,積存池(缸),敗壞水質。
林蛙百科林蛙屬歐洲林蛙的中國亞種。商品名哈士蟆。廣泛分布于中國北部。西伯利亞、朝鮮等也有分布。各地區個體變異較大。頭體和四肢較細長,行動敏捷,跳躍力強,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農業百科特種養殖
大鯢百科大鯢,又名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農業百科特種養殖
鱷魚百科鱷魚是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龍。冷血之卵生動物,長久以來的改變甚少。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農業百科特種養殖
蟾蜍百科蟾蜍,也叫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癩疙寶。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則是我國緊缺的藥材。...農業百科特種養殖
水蛭百科水蛭,俗名螞蟥,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農業百科特種養殖